2017年—49期
2017年12月25日
农历十一月初八
多云,8—-2℃,微风
【今日导读】
●中办国办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明年起全国试行
●环境保护部召开部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环境保护部发布两项进口固废管理规定
●环境保护部组织媒体来豫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采访活动
●河南省环境治理群众满意度网络调查启动
●全省首个空气质量道路交通观测站在郑州亮相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监察
●环保动态
【环境要闻】
●中办国办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明年起全国试行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方案提出,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方案提出,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形成相应的鉴定评估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2020年,力争在全国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环境保护部召开部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12月21日在京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强调,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当前全国环保系统的重要政治任务。一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二要统筹谋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举措。三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保护部发布两项进口固废管理规定
环境保护部近期制修订了《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进口废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两项规定均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其中,《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特别指出,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辖区内进口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的加工利用企业,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日常现场监督检查,严控环境风险。《进口废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适用于申请进口《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中废纸的环境保护管理。
●环境保护部组织媒体来豫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采访活动
近期,环境保护部组织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环境报、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来到我省,了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通过采访,不少记者对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给予了肯定与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今年年初河南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实现优良天数200天以上,截至12月11日,河南已经实现优良天数212天,兑现了承诺。进入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到了最关键的时期,河南的7个京津冀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两项颗粒物浓度都同比下降30%左右,对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贡献。
●河南省环境治理群众满意度网络调查启动
12月21日,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群众满意度网络调查正式开始。调查时间为2017年12月21日至2018年1月31日。省环保厅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均设置了投票链接,期待社会各界为全省环境污染防治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全省首个空气质量道路交通观测站在郑州亮相
日前,全省首个空气质量道路交通观测站在郑州亮相,这将为精准治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该空气质量观测站是以研究道路交通空气污染物特征为目的、主要反映道路交通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研究道路交通活动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而设置的。
据了解,该观测站填补了我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空白,在监测PM10、PM2.5、硫化物、氮化物等污染物的基础上,还可对气象5参数(风向、风速、气温、气压和湿度)和碳氢化合物、炭黑等特征因子进行监测,同时具有对该路段双向道路的车流量、车型等情况的监测功能。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市委书记张战伟再次对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冲刺30天工作做出重要批示
12月22日,市委书记张战伟在市环保局呈报的《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冲刺30天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的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很好。进一步加大力度,冲刺攻坚,争取今年圆满收官。”
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冲刺30天工作以来,我市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断然实行的史上最严的十项管控措施,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12月1日至20日,我市优良天数14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1天;PM10浓度10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微克/立方米,居全省第一;PM2.5浓度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7微克/立方米,居全省第六,实现了“一增两降”。
●市交通局开展道路大清洁行动
12月24日,市交通局出动290人次、38台清扫设备,对国省干线和城乡结合部道路进行全面清扫保洁,重点对焦克路、G207、新济线、济源大道、东二环、郭木线、温邵线、西环、西二环、卫柿线、济源大道、黄河路,南二环、玉川集聚区等的32条国省干线以及城乡结合部重点道路进行了清扫保洁,保洁里程390公里。
●济水街道强力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冲刺攻坚战工作
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冲刺30天工作中,济水街道一是召开由党工委书记、主任参加的动员会议,细化责任、明确措施,抓好全面冲刺攻坚工作。二是设立8个小组,抽调人员全部脱产充实攻坚一线,到分包单位及管辖区域开展管控工作。三是将7条主要道路每条明确2-3名巡查人员,实行社区领导分包楼院、一般干部分包单元,抓好各项管控职责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止目前,济水街道共出动人员3000与人次,设置环保横幅50余条,动员商户LED滚动宣传环保标语300余条次,发放宣传单5500余份,出动洒水车、洗扫车60次,管控燃煤行为188户,清洗屋顶积尘15处约8000平方米,制止扬尘施工6起、焚烧垃圾行为9起。
【环境监察】
●市攻坚办发布石料、选矿和石英砂等行业专项执法检查通报
12月18日,市攻坚办发文,对全市108家石料、选矿和石英砂等行业专项执法检查情况进行通报。通报指出,对万隆石料等49家存在物料露天堆放未覆盖、生产废水外排等较大环境违法问题的企业,要求停电停产整改;对聚诚石料等12家存在未批先建、违法扩建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立案查处;对基本完成整治任务,仍存在问题的克井镇蟒林石料等27家企业限期整改。同时要求,相关集聚区和镇将涉及停电、查处和整改的企业纳入“一长三员”巡查范围,确保企业停产整改到位。
●我市开展未利用地非法排污专项执法检查
日前,市环保局开展未利用地非法排污专项环境执法行动,对2016年以来相关群众投诉进行全面梳理,形成问题清单,结合日常检查情况进行完善后制定了专项检查方案。此项活动是首次派发土壤污染防治检查任务,将是启动土壤污染防治攻坚的开局之战。
●环保、农牧部署第二轮规模养殖场粪污整治检查
为全面推进养殖场区粪污整治,环保、农牧部门将全市145家规模化养殖场纳入综合处理设施配套建设范围。从11月份开展首次执法检查,对32处养殖厂区违法排污进行通报后,12月23日,市环保局和农牧局再次召开规模养殖场业主会议,提出对专项执法检查发现仍存在粪污水外排等违法行为的,将依法进行查处。
【环保动态】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落实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第21次视频调度会议精神
12月21日,我市组织收听收看了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第21次视频调度会议。视频调度会议后,省第17强化督察组组长赵力争和副市长李拴根就贯彻落实进行了安排部署。赵力争指出,一是充分肯定济源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取得的成绩。二是领导重视,措施精细,重点问题整改到位。三是再鼓干劲,严格把控,严格治污,奖惩到位。
李拴根要求,一是不折不扣抓好最后冲刺阶段的管控措施落实。二是进一步夯实责任,不留死角。三是抓住重点,再次吹响攻坚的集结号,确保完成任务。
●我市一周内先后3次召开约谈会严惩违法排污行为
12月19日、21日、23日,市环保局先后3次召开约谈会,对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通报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措施,提出查处要求。据统计,3次约谈会共涉及企业53家,其中,16家企业被交办立案查处,11家企业被查封设备,4家企业被纳入环保“黑名单”管理,25家企业部分工序或全厂被责令停产整改,其中来运石料厂等3家企业将报请市政府停电停产整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大力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12月21日上午,市环保局主要负责人带领局班子成员深入王屋镇封门村,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工作。
在农户家中,市环保局王亚洲同志强调,各帮扶责任人要与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对接,确保每户能有一个明白人,将精准扶贫政策宣讲工作做到全覆盖、把惠民政策做到全落实。此次宣传活动与群众零距离交流,面对面答疑解惑,使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扩大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率,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政策法规解读】
水十条—【建立激励机制】
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鼓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工业集聚区用水效率、排污强度等达到更高标准,支持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发展改革委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参与)
【环保小知识】
●请您少用洗洁精.
大部分洗涤剂是化学产品,会污染水源。洗餐具时如果油腻过多,可先将残余的油腻倒掉,再用热面汤或热肥皂水等清洗,这样就不会让油污过多地排入水道了。有重油污的厨房用具也可以用苏打加热水来清洗。
【温馨提示】
您好,欢迎您对济源环保手机报提出宝贵意见,请拨打0391-6633562服务咨询电话,感谢您对我市环保工作的支持!接受本手机报免费。
●市环保局主班子成员深入王屋镇封门村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