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7期
2017年12月11日
农历十月初二十四
多云,10—-6℃,微风
【今日导读】
●环境保护部:“大气十条”成效显著 今年年底有望“圆满收官”
●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出席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高级别会议
●环境保护部印发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 实行分类管理,每年动态筛选
●河南采取应急管控多管齐下 空气质量大幅改善
●治污不力两县区一把手被约谈 省环境攻坚办已启动相关追责问责程序
●“大气十条”终考冲刺 河南21个重点公路水运工程全部封土
●明年起河南省开征环境保护税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监察
●环保动态
【环境要闻】
●环境保护部:“大气十条”成效显著 今年年底有望“圆满收官”
今年是“大气十条”实施以来的第五个年头,也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考核之年。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12月2日表示,五年来,“大气十条”实施成效显著,今年年底有望“圆满收官”。
李干杰在广东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惠州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大气治理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尽管离“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考核还剩最后一个月,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气十条”考核目标有望圆满完成。重要的是,在污染治理过程中,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出席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高级别会议
12月5日,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高级别会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开幕。经国务院批准,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会。
在会上,李干杰作了题为“携手迈向无污染星球,努力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发言。李干杰指出,过去五年,中国出台了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在蒙特利尔议定书框架下,中国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
●环境保护部印发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 实行分类管理,每年动态筛选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规定》提出,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实行分类管理。按照受污染的环境要素,分为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声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以及其他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五类,同一家企业事业单位因排污种类不同可以同时属于不同类别重点排污单位。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企业事业单位应明确所属类别和主要污染物指标。
●河南采取应急管控多管齐下 空气质量大幅改善
进入12月,华北地区连续出现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我省紧盯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实施严格的“管控令”,各地采取错峰生产、“封土行动”、车辆限行多项有力措施,空气质量大幅好转,尤其是各省辖市机动车限行以来,不少城市连续出现了蓝天白云的好天气。
监测显示,自12月份我省各省辖市陆续启动相应级别管控措施后,PM10、PM2.5两项颗粒物浓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其中,PM10下降21%,PM2.5下降10.7%。
●治污不力两县区一把手被约谈 省环境攻坚办已启动相关追责问责程序
针对环境保护部强化督查组12月4日在郑州市中牟县、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现的突出环境违法问题,12月7日晚,省环境攻坚办联合省纪委监察厅公开约谈两地党政主要领导,指出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时限要求,同时启动对两地党政纪责任追究。
约谈会上,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主任路文忠、郑州市中牟县委书记潘开名分别作了检讨,均表示接受约谈要求,立即进行整改,加强督导巡查,所有问题在一周内整改到位、追责到位。同时,坚决做好冲刺攻坚工作,确保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完成。分包新乡市的省环境攻坚办第七强化督导组和分包郑州市的第一强化督导组的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也作了深刻检讨和表态。
●“大气十条”终考冲刺 河南21个重点公路水运工程全部封土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市长张宇松督导检查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冲刺30天工作
12月5日,市长张宇松带领环保、工信、住建、交通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督导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冲刺30天工作。省政府第17强化督查组组长赵力争、副组长李英杰,省政府环保奖惩追责组组长赵明辉一同调研。副市长俞益民,市政府秘书长翟伟栋陪同调研。
张宇松一行先后实地查看了我市空气质量监测点周边环境卫生状况、钢铁和焦化企业落实停限产、工地“封土行动”落实、机动车限行管控等情况。他要求,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的艰巨性和紧迫性,正视问题,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严格实行最严的管控措施,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确保在年底“大气十条”终考中取得好成绩。
●11月份河南生态补偿清单公布 我市空气质量得补139万元
12月5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全省11月份生态补偿清单。11月份,全省共支偿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1236.3万元,得补1074.4万元。
其中,11个省辖市获得得补金额,由高到低依次是:信阳156.5万元、新乡152万元、济源139万元、鹤壁136.5万元、焦作136万元、许昌108万元、平顶山80.5万元、洛阳28.5万元、驻马店25万元、郑州9.5万元、三门峡6万元。我市得补金额居全省第三位。
●我市扩大禁燃禁放烟花爆竹范围,新规彰显治污决心
我市印发的通告明确,烟花爆竹禁止燃放、销售区域由原来的一环路内扩大至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街道办事处全域范围,各镇镇区范围。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负责做好本辖区的禁放宣传教育、规范引导、组织实施等工作。公安、安监、环保、住建、工商、质监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管理工作,对违反通告规定,非法销售、禁放烟花爆竹的单位或个人,依照法律法规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环境监察】
●我市补齐监管短板厘清污染减排清单
为落实省环境攻坚调度视频会议精神,补齐监管短板,我市再次对污染减排清单进行补充完善。12月8日,市环保局召开专题会议,对新增补的63家企业进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知识宣贯,动员按照一级应急响应要求制定预案,全力服务冲刺30天攻坚。
●我市启动重污染天气一级应急响应
为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十项最严管控措施”,从12月8日0时开始,我市启动重污染天气Ⅰ级应急响应,要求被查封和停电停产整改的企业在12月31日不得恢复生产。其他72家企业和计划补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的63家工业企业,也从2017年12月8日0时起按照Ⅰ级应急响应要求落实停、限产减排措施。
●我市环保强化督查工作实现制度化
近期,我市环保强化督查组成立以来,督查人员分四组,昼夜进行检查巡查,市环保局每天下午3点半汇总检查情况,编制督查通报,下午5点半召集各相关单位进行通报和约谈。12月1日以来,市环境攻坚办累计约谈企业93家,集聚区镇街道7个。查处违法排污26个,查封生产设备15台,报请市政府停止供电家2家,纳入环境保护黑名单9家,违法排污得到有效遏制,高压监管态势基本形成。这是进入冬季以来我市采取的最有力的管控措施之一,将在冲刺30天打好冬季攻坚战中发挥突出作用。
【环保动态】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第七次调度视频会议
12月7日晚,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第七次调度视频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惠民,副市长李栓根、俞益民在我市分会场参加视频会。
根据会议要求,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指示精神,做实做细今冬集中供暖、“气代煤、电代煤”工程、洁净型煤替代和散煤治理等重点工作,做到及时排查、及时预案、及时调度,实现群众温暖过冬和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双赢目标。
●我市重点区域环境污染管控成效明显
12月9日,我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为66,空气质量级别为良好,PM10日均浓度82微克/立方米,低于全省26微克,位居全省第一。PM2.5日均浓度34微克/立方米,低于全省23微克,位居全省第二。百货大楼监测点位PM10日均浓度79微克/立方米,PM2.5日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重点区域环境污染管控取得明显成效。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抓好科学分析研判,落实好错峰生产、企业停限产、机动车禁行限行政策,管控好施工扬尘、道路扬尘、企业污染物排放,保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我市自动监控小时数据超标的5家企业被停产整改
全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冲刺30天电视电话会议以来,按照“更严细的监管,更严格的查处”要求,我市严格落实自动监控小时数据超标企业停产整改至12月31日的管控制度,对出现超标的仁源玻璃制品等8家企业立即组织现场核实,4小时内向省攻坚办报告处理结果。截止12月10日,已有5家企业因自动监控数据超标被查封设备,责令停产整改。
【政策法规解读】
●水十条—【建立激励机制】
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鼓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工业集聚区用水效率、排污强度等达到更高标准,支持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发展改革委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参与)
【环保小知识】
●请您认识环境。
环境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具体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温馨提示】
您好,欢迎您对济源环保手机报提出宝贵意见,请拨打0391-6633562服务咨询电话,感谢您对我市环保工作的支持!接受本手机报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