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环〔2017〕136号 签发人:赵金刚
济源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加强辐射安全管理做好2017年度辐射
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工作的通知
辐射工作单位: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原国家环保总局31号令)第四十二条“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编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于每年1月31日前报原发证机关。”的规定,各辐射工作单位均须编制和报送辐射安全与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以下简称“年度评估报告”)。为加强辐射安全管理,切实做好2017年度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辐射安全自查
开展辐射安全自查是做好年度评估工作的基础。做好辐射安全状况自查,摸清辐射安全和防护现状,有的放矢进行整改。各单位须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认真进行自查,评估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重点自查技术利用项目环保手续履行情况,辐射安全许可证制度执行情况,辐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辐射工作人员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制度执行情况,辐射工作场所和个人剂量监测制度执行情况,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要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见附件)内容,逐项对照自查,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要认真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并认真做好整改落实。
二、规范年度评估内容
各单位要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格式文本进行填报,不允许另起炉灶编写其他形式的年度评估报告,报告要求:内容真实、客观、准确、全面,附件齐全。相关附件包括:(1)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2)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文件复印件;(3)核技术利用项目环评文件的批复复印件或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备案复印件、核技术利用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批复复印件;(4)涉源单位年度内新增或减少放射源的放射源转让审批表复印件、放射源送贮备案表复印件、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转让审批表复印件、放射源异地使用备案表复印件;(5)辐射工作人员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6)辐射工作场所辐射环境监测报告;(7)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三、及时上报评估报告
年度评估报告一式四份,省环保厅发证单位需报送两份,我局发证单位需报送一份,核技术利用单位需自存一至两份。各单位2017年度评估报告要于2018年1月15日前报送我局。在报送纸质年度评估报告的同时,各单位要将2017年度评估报告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上上传(包括上传相关附件),并对本单位辐射安全相关信息进行更新和系统维护。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年度评估工作,对不按照本通知要求进行辐射安全自查和年度评估的,或不及时上报年度评估报告的,或自查评估、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不进行整改的,我局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进行查处。
附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
附件
核技术利用单位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
安全和防护状况
年度评估报告
( 年度)
单位名称: (盖章)
年度评估负责人: (签名)
时 间: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制
编写说明
1.年度评估报告由核技术利用单位负责编写,是对本单位一年中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的全面评估。
2.评估报告一式四份,每年1月31日前上报。省、市、县环保部门和辐射工作单位各一份。
3.评估报告编写内容和所附材料应为打印、复印或扫描。表格填写空间不够,可根据情况调整大小或附页。
4.“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台账”只需填写本单位涉及到的内容,没有的可不要。如:辐射安全许可证中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Ⅱ类射线装置”,则“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台账”只需填写“射线装置台账”,“放射源”和“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两个台账可不要。
5.评估报告中辐射安全与防护年度监测报告”必须是本年度内完成的。辐射工作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规范,对相关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不具备自行监测能力的,可以委托经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6.年度评估负责人签字栏必须手写签名
1. 单位基本情况(附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单位详细名称: (与公章一致) |
|||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
|||
注册地址: (与法人证书地址一致) |
|||
辐射安全许可证号: 发证机关: |
|||
许可种类与范围: 有效期至: |
|||
项目内容与环评批复是否一致 |
|
辐射工作是否符合许可范围 |
|
辐射工作人员总数: 人 其中当年度新增辐射工作人员: 人 |
|||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人员: 人 其中:注册核安全工程师: 人 |
|||
取得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证书人数: 人 需培训人数: 人 |
1.1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情况(附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文件)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及负 责 人 |
机构名称 |
|
|||
负责人 |
姓 名 |
|
职务 |
|
|
固定电话 |
|
||||
移动电话 |
|
||||
传 真 |
|
||||
专职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人员(联系人) |
姓 名 |
|
职务 |
|
|
所在部门 |
|
学历 |
|
||
固定电话 |
|
传 真 |
|
||
移动电话 |
|
邮 编 |
|
||
电子信箱 |
|
||||
通讯地址 |
|
1.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使用情况
放射源数量(枚)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合计 |
||
|
|
|
|
|
|
|||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工作场所等级 (在相应等级下打√) |
甲级 |
乙级 |
丙级 |
丙级以下 |
||||
|
|
|
|
|||||
射线装置数量(台)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合计 |
||||
|
|
|
|
|||||
2. 管理制度与执行情况
序号 |
检 查 项 目 |
成文制度 |
执行情况 |
|||
有 |
无 |
好 |
差 |
|||
1 |
A综合 |
辐射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立 |
|
|
|
|
2 |
辐射安全管理规定 |
|
|
|
|
|
3 |
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
|
|
|
|
|
4 |
B源的管理 |
放射源管理制度或规定 |
|
|
|
|
5 |
放射源购买的合法证明 |
|
|
|
|
|
6 |
放射源的台帐 |
|
|
|
|
|
7 |
放射源帐物相符 |
|
|
|
|
|
8 |
射线装置管理制度或规定 |
|
|
|
|
|
9 |
移动使用备案记录 |
|
|
|
|
|
10 |
C场所管理 |
保安管理规定 |
|
|
|
|
11 |
安全与防护设施等维修与保养等制度 |
|
|
|
|
|
12 |
控制区域划分制度 |
|
|
|
|
|
13 |
人员参观管理制度 |
|
|
|
|
|
14 |
D监测管理 |
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规定) |
|
|
|
|
15 |
使用场所辐射监测管理(规定) |
|
|
|
|
|
16 |
辐射环境监测管理(规定) |
|
|
|
|
|
17 |
放射源泄漏检验管理(规定) |
|
|
|
|
|
18 |
E人员管理 |
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
|
|
|
|
19 |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
|
|
|
|
20 |
辐射防护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
|
|
|
|
21 |
体检记录 |
|
|
|
|
|
22 |
培训记录 |
|
|
|
|
|
23 |
防护负责人熟悉相关的法规与标准 |
|
|
|
|
|
24 |
防护负责人熟悉现场操作等的程度 |
|
|
|
|
|
25 |
F应急管理 |
辐射事故应急方案 |
|
|
|
|
26 |
应急培训与应急响应演习制度 |
|
|
|
|
|
27 |
应急物资检查制度 |
|
|
|
|
|
28 |
G事故管理 |
辐射事故管理(规定) |
|
|
|
|
29 |
发生事故或事件报告制度 |
|
|
|
|
|
30 |
H废物管理 |
放射性废物收集处理管理规定 |
|
|
|
|
31 |
废源、废物处理办法 |
|
|
|
|
|
32 |
废源、废物处理送贮记录 |
|
|
|
|
|
33 |
H 上次评估以来新制定和废止的安防环保规章制度 制定: 项; 废止: 项 |
3. 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运行
序号 |
检 查 项 目 |
设计建造 |
运行状态 |
|||
有 |
无 |
好 |
差 |
|||
1 |
A场所设施 |
放射源编码与装置对应清晰明了 |
|
|
|
|
2 |
场所外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
|
|
|
|
|
3 |
装置本身警示标志 |
|
|
|
|
|
4 |
场所内文字说明、声音、光电等警示 |
|
|
|
|
|
5 |
控制区域划分及标示 |
|
|
|
|
|
6 |
防火、灭火设备 |
|
|
|
|
|
7 |
防盗装置(贮存场所必须) |
|
|
|
|
|
8 |
屏蔽防护设备 |
|
|
|
|
|
9 |
门机联锁 |
|
|
|
|
|
10 |
放射源暂存设施 |
|
|
|
|
|
11 |
B监测设备 |
固定式辐射监测报警仪 |
|
|
|
|
12 |
便携式监测仪器仪表 |
|
|
|
|
|
13 |
个人剂量计或个人剂量监测报警仪 |
|
|
|
|
|
14 |
C包装运输 |
放射源的包装容器安全、牢靠 |
|
|
|
|
15 |
专用运输车辆 |
|
|
|
|
|
16 |
D应急物资 |
便携式辐射监测仪器仪表 |
|
|
|
|
17 |
个人剂量计及监测报警仪 |
|
|
|
|
|
18 |
个人防护用品 |
|
|
|
|
|
19 |
应急处理工具(如剑式机械手等) |
|
|
|
|
|
20 |
必备的警示标志和标识线 |
|
|
|
|
|
21 |
合适的灭火器材 |
|
|
|
|
|
22 |
必要的通讯联络设备 |
|
|
|
|
|
23 |
放射源应急包装容器 |
|
|
|
|
4.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台账
4.1放射源台帐
序号 |
核素 |
出厂日期 |
出厂活度(Bq) |
标号 |
编码 |
类别 |
用途 |
场所 |
来源/去向 |
登记日期 |
登记人 |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去向 |
|
|
|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去向 |
|
|
|
4.2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台账
序号 |
核素 |
总活度 (Bq) |
频次 |
用途 |
来源/去向 |
登记日期 |
登记人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4.3射线装置台账
序号 |
装置名称 |
规格型号 |
类别 |
用途 |
场所 |
来源/去向 |
登记日期 |
登记人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
|
|
|
|
|
|
来源 |
|
|
|
去向 |
|
|
|
5.核技术利用项目新、改、扩建及场所退役情况(附环评批复文件、验收批复文件和许可决定书复印件)
有此类情况□ 无此类情况□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性质 |
环评批复文号 |
许可决定书号 |
验收批复文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放射源转让、转移、送贮和异地使用等情况
6.1放射源转让情况(附放射源转让审批表复印件)
有此类情况□ 无此类情况□
序号 |
放射源核素 |
活度Bq |
放射源编码 |
转出(入)单位 |
转让审批文号 |
是否备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放射源送贮情况(附放射源送贮备案表复印件)
有此类情况□ 无此类情况□
序号 |
放射源核素 |
活度Bq |
放射源编码 |
收贮单位 |
送贮时间 |
送贮备案文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转让情况(附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转让审批表复印件)
有此类情况□ 无此类情况□
序号 |
工作场所名称 |
工作场所级别 |
使用的核素名称 |
审批的总活度(Bq) |
审批的频次 |
审批文号 |
转出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放射源异地使用情况(附放射源异地使用备案表复印件)
有此类情况□ 无此类情况□
序号 |
放射源核素 |
放射源编码 |
异地作业地址 |
起止时间 |
备案文号 |
是否注销 |
|
|
|
|
|
|
|
|
|
|
|
|
|
|
7.辐射工作人员培训情况(附辐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
姓名 |
性别 |
出生 日期 |
工作 岗位 |
学历 |
所学专业 |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 |
|
培训时间 |
证书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辐射工作场所辐射环境监测情况:(附辐射工作场所辐射环境监测报告复印件)
9.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附个人剂量年度监测报告复印件)
10.放射性废物情况:(包括废物类型、数量、贮存和处理处置等。没有的填无。)
11.辐射事故及应急响应情况:(是否发生辐射安全事故/事件;是否对本单位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是否开展辐射事故应急演练)
12.违纪记录:(包括受到责令改正、行政处罚情况以及整改结果。没有的填无。)
13.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申报系统中信息校核情况:
14.辐射安全隐患与整改情况:
15.环保部门意见:
下一级环保部门意见: 经办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发证机关意见: 经办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