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杜绝了“四风”的存在,积极联系了坡头镇栗树沟村、王屋镇封门村6户困难居民,对他们进行帮扶。
2、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始终坚持项目审批、环保专项资金安排公开透明,干干净净做人办事,坚持做到遵纪守纪、以身作则、办事公道、不循私情、作风正派、勤政廉政,促进了自身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不断加强,并以此要求自己所管辖科室的工作人员,永葆队伍的廉洁自律性。
3、积极加强便民服务大厅环保窗口建设,2014年10月将环评科整体进驻市民之家,真正做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彻底杜绝了“前店后厂”、项目单位“两头跑”和“串门”现象的发生。
4、主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结合各项重点项目实际,带领业务科室人员,多次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和主动服务,及时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完成了重庆力帆、丰源石油、海湾实业、宇锐化工、河南金江、武山振龙、中船重工、恒通高新材料、金利金铅等60余个省市重点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完成了金利金铅、中联水泥、海容化工、鑫铖动力源等重点企业项目的环保验收工作。2014年,完成市级环评审批项目240余个,完成环保“三同时”验收项目100余个。
5、完成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6、完成了省定、市定目标济源钢铁、豫光股份、金利金铅、万洋冶炼、金马焦化、联创化工、天坛山水泥、引沁水泥、柿槟实业、环卫公司等12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7、积极到省环保厅申请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获得中央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6218万元。
8、完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镇低碳排放清单编制方法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工业城市碳排放清单研究”荣获省环保科技进步一等奖。
9、完成重金属污染区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研究课题的玉米、小麦品种筛选。
10、完成《济源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济源市城市集中式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济源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2013年度评估》、《济源市2012—2030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开展了《济源市蟒河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11、完成重金属治理工程中石河底泥无害化处置工程的绩效自评价工作,并通过国家评价组审核;完成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项目调查标的验收工作。
12、在济源日报开设了“美丽济源 环保在行动”专刊,在市内外各类报纸刊登稿件70余篇。开展了我市首届环保知识竞赛。
13、加强辐射监测管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完成全市96枚放射源常规检测、5家医疗机构13套射线装置的换证监测工作。
14、完成招商引资资金2.84亿元。